医生|致敬中国医师节!临医博士牛少娜:做有温度的医生,做有意义的事( 二 )


“糖尿病初期很多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但是随着病程延长,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引发很多并发症。比如,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梗;脑血管疾病,如脑梗;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总之糖尿病是一个危及身体各个脏器的代谢性疾病。”
医生|致敬中国医师节!临医博士牛少娜:做有温度的医生,做有意义的事
文章插图
对于内分泌学科的发展,医院还专门成立了糖尿病足门诊,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提高防范意识和治疗水平。“你只要给我信心,我就全力以赴。”这是她常对病人说的话语。她希望患者能听从医生建议,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并发症往往花费高、家人的陪伴程度高、治疗起来棘手,所以牛少娜一直很想把疾病的防治工作尽自己所能做好,为此她还专门自学了视频拍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硬挤时间制作科普内容,从血糖控制开始讲起,现在讲到了饮食关注,这样通俗易懂的表现方式,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也让更多的普通人了解这个疾病。
医生|致敬中国医师节!临医博士牛少娜:做有温度的医生,做有意义的事
文章插图
“医生、病人、家庭一起合作,组成大的团体才能将糖尿病控制好。”牛少娜说,告诉他们,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糖尿病,注意事项有哪些。在还没有得病的时候及时扭转,延缓疾病的发生,意义更大一些。
做一件事情,如果认为这件事情很对,牛少娜就会投入全部的心力去把它做好,她想救更多的人。
与患者并肩在一起,
希望其对疾病引起重视
从普通医生,到科室骨干,牛少娜说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科里的前辈和导师的培养,“是那些老师一步步带我过来的,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但往往,收获感动最多的还是来源于那些患者。
医生|致敬中国医师节!临医博士牛少娜:做有温度的医生,做有意义的事
文章插图
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接诊时那些1型糖尿病的小患者。面对他们总是格外心疼,总觉得他们的将来有无限可能。“医务人员需要帮助他们把因为糖尿病而受伤的翅膀治愈,让他们有机会更好的飞翔。”刚读初一的男孩,“很听话、很乖、很懂事,学习也很优秀”,她就像姐姐一样,极有耐心的开导他,教他关于血糖调控的知识,陪伴他的治疗周期。现在这个孩子马上就要结婚了,他们一直保持联系。这个小患者考上了好高中、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工作、结婚……每个人生关键时刻,牛少娜都一起分享喜悦。“可能现在,我不仅仅是他的医生,还是他的家人,参与了他人生每个关键时刻……作为一名医生,工作更值得,给别人带来幸福,缓解痛苦。自己的价值好像不仅仅是在医术上,而且还站在了患者的位置,感受到了彼此的心情。”
但同时,现实是残酷的。
工作中还有一些无奈更让人遗憾。每当想到这些,牛少娜总是不禁感怀,甚而带着悲伤与压抑。“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面对那些特别严重的糖尿病足病的老人,治疗很棘手,手段并不是特别多,但我们仍然要给他们带来生的希望。”
有些被转到感染控制中心的患者,仍然是牛少娜的牵挂。每次查房完以后,她都会过去看看他们。“你还认识她是谁吗?”子女问道。“谢谢你,还来看我。”那些老人都会记得这个“小牛医生”,尽管记忆模糊仍然感激。每每这个时候,牛少娜心中那份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被重新激发,那些病床上的人是她的牵挂。
高考志愿全是医学专业,
“大内高手”有责任担当
也许小时候,牛少娜眼中的医生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救死扶伤。而从高中时候就暗下决心必须学医!高考那年超重点分数线30多分,志愿从头到尾都写的都是医学院,后来终于如愿以偿。
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这位“学霸”研究生时想挑选自己心仪的专业,就选了中山大学附属二院(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专业。该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当时16个人中仅录取了5名,其中牛少娜就考了大内科得第一名。这位俗称“大内高手”的她,读书期间还到中科院埋头学习,做了一年实验,把基础实验方法都学到了。
医生|致敬中国医师节!临医博士牛少娜:做有温度的医生,做有意义的事
文章插图
也正是由于多年扎实的基础,2009年到临沂市人民医院工作后,她连续发表了3篇SCI,之后又到山大读博士,继续学习和进修。
山东人有着浓郁的家乡情结,而在当时,牛少娜大学毕业,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培养出自己很不容易,放心不下的牛少娜放弃了很多选择,来到“人生第一次到的临沂”——这个在当时还没有概念的城市择业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