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毒株不断出现变异,从阿尔法(Alpha)、贝塔(Beta)到德尔塔(Delta),再到最近的拉姆达(Lamda),来势汹汹。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退化,免疫力、抵抗力都在逐步地降低,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同时,老年人往往合并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
病毒来袭时他们该怎样防护?哪些防疫的小细节是他们最容易忽视的?特殊时期,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朋友又该怎么办?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为主体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近日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接种疫苗
新冠疫苗是目前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疫苗接种可以有效的降低新冠肺炎的发病率和重症率,降低死亡风险。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中,推荐对于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可接种。
对于老年人群而言,若平素身体健康,无明确疫苗过敏史,无急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或合并慢性疾病、但慢性疾病处于稳定期的老年人,均建议按规定接种疫苗。
老年人更应加强居家防护
要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谨记科学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用公筷、不扎堆、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口罩佩戴使用要规范。不仅仅是罩口,而是一定要罩住口鼻;一次性口罩不可多次使用,尤其不建议采用酒精、蒸煮等方式对口罩消毒;普通棉布口罩没有防护效果,推荐优先选用医用外科口罩,其次选择医用护理口罩。不建议老年人日常使用N95或KN95等防护口罩,因为其密闭性太强,呼吸阻力较大,长期佩戴后可能出现缺氧而导致的胸闷、气短、憋喘等呼吸困难症状。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更要谨慎。
老年人呼吸道比较脆弱敏感,应选择刺激性小的消毒产品。勤用流水洗手,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由于老年人皮脂腺功能退化,皮肤容易干燥,勤洗手可能会加重皮肤皴裂,可配合涂抹护手霜。
要做好日常身体监测和管理。相当多的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要遵医嘱,按时、规范服药,勤量血压体温,注意保暖,病情有变化及时就医。
保持社会接触,适度关注疫情。与身边的子女保持沟通;通过电话、微信等与亲戚、朋友聊天,降低心理应激;关注官方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自觉控制疫情信息摄入量。
子女及其他家人的陪伴、理解、支持对于老年人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也非常关键。要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常常提醒并帮助老年人进行科学防护,理性辨别信息。多观察,及时识别老年人的不良情绪及身心健康问题,互通信息和状态,相互理解和支持。
提高免疫力,健康“宅家”
膳食均衡: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食欲食量会有所下降,如果膳食结构不合理,尤其是肉类饮食摄入不足,过度消瘦,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免疫力也会下降,各种疾病很容易找上门。对于老年人而言,要膳食均衡,有三“不贪”:
一不贪“简”:每天的膳食要多样,应有谷薯、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坚果等。做到餐餐有蔬菜和肉类,天天吃水果,保证食品的新鲜、安全、卫生。
二不贪“剩”:剩菜放置过久,亚硝酸盐的含量会明显增高,引起人体中毒,因此要现做现吃,适量备餐。
三不贪“油”:鱼、禽、蛋、瘦肉要适量吃,不能不吃;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清淡饮食、足量饮水。

文章插图
资料图
科学锻炼:
疫情期间进行室外锻炼,一定要遵循当地的疫情管理措施,切记不要违反禁令,擅自外出锻炼。锻炼时,要注意运动的环境、强度和方式。
环境:运动时,主动与他人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避开人多的时候。避免进行群体性的体育项目,如广场舞等。
强度:老年人适合低强度运动,时间也不可过长,循序渐进,微微出汗即可。
方式: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力、自我生活能力和疾病状态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除了常见的快走、慢跑等运动外,也推荐试试太极拳和八段锦。
在锻炼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一忌空腹。老年人新陈代谢慢,早晨血流相对缓慢,体温偏低,切忌空腹运动,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在外出运动前应喝些热饮料,如牛奶、蛋汤等,以补充水分、增加热量,加速血液循环。
- 恋爱中,一个人不爱你的表现有哪些
- 口罩|【健康知识】寒冷冬季 再说防疫利器“戴口罩”
- 医联体|?四川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下延伸 县域医疗就诊率超过90%
- 就诊|永州市中心医院:真情关爱农民 义诊温暖人心
- 心电图|冠心病除了心电图,还能做哪些检查?
- 杭州确诊+1,轨迹引发热议;天津本轮防疫取得完全胜利,对奥密克戎有哪些新了解
- 男性的哪些言行你不能接受?吃相算吗?
- 血红蛋白|为什么看病要查血常规?做一次血常规,能查出哪些病?
- 当一个男人不再爱你时,会有哪些表现?
- 伪单亲妈妈的压力有哪些?该怎么纾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