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胡惟庸案3万人被斩,是帝王集权下的牺牲品“大明风云02”( 二 )


明朝初期 , 政坛有两大派系势力 , 一是朱元璋老家的同乡们 , 统称‘’淮西派” , 势力最大 , 领袖是左丞相李善长 。 另一个势力稍弱的是浙东派 , 包括宋濂、刘伯温等 。
【爱历史】胡惟庸案3万人被斩,是帝王集权下的牺牲品“大明风云02”
文章图片
两派本来是和平相处的 , 但淮西派的领袖李善长心胸狭窄 。 成为丞相后 , 目中无人 。 他的心腹李彬因为犯事 , 被刘伯温斩了 。 李善长大怒 , 开始与浙东派针锋相对 。 刘伯温也不是善茬 , 暗中较劲 。 两派不断在朝中安插亲信 , 你争我斗 。
最终 , 属于“淮西派”的第二代领袖胡惟庸击败了“浙东派”的第二代领袖杨宪 。 淮西派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 浙东派出局 。
当权力的天平出现倾斜时 , 问题就出来了 。 本来朱元璋坐山观虎斗 , 打一派拉一派 , 可以完美地玩弄制衡之术 , 但现在由一派独掌朝政 , 那最高统治者就有可能被架空 。
这正是朱元璋不愿看到的 。
所以 , 朱元璋必须干掉权臣胡惟庸和他的亲信们 。 当然 , 只有一些谋反的说法 , 显然是不能令人完全信服的 , 他还必须找到其他的一些罪名 , 来佐证自己处断胡案的正确性与必要性 。
因而 , 在1386年 , 朝廷发现 , 并通报了胡惟庸通敌倭寇 。 继而在1390年 , 又查到胡惟庸勾结蒙古人 。 但这已是胡惟庸被定罪杀头后的第六年和第十年了 。
【爱历史】胡惟庸案3万人被斩,是帝王集权下的牺牲品“大明风云02”】因此可以说 , 朱元璋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 将胡惟庸案打造成了一个大案、要案 。 人性之恶 , 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