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萧太后被丈夫辽景宗允许自称“朕”,削弱宗室兵权并将辽国带向巅峰( 二 )


【历史故事】萧太后被丈夫辽景宗允许自称“朕”,削弱宗室兵权并将辽国带向巅峰
文章图片
耶律贤与萧绰
保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972年1月16日) , 萧绰生下了皇子耶律隆绪 。 耶律贤利用皇子诞生的机会 , 同时也是为了安抚萧绰以及萧氏后族 , 对萧家进行了大封赏 。 封萧绰的母亲耶律吕不谷为燕国大长公主;追封萧思温为楚王;追封萧绰的祖父胡母里为韩王 。 萧氏一家又成了显赫家族 。
在除去高勋、女里的过程中 , 萧绰显示出了非凡的政治才干 , 她逐渐被朝中大臣所认可 。 保宁八年二月初五(976年3月8日) , 耶律贤诏集史馆学士 , 下旨此后凡记录皇后之言 , “亦称‘朕’暨‘予’” , 并“着为定式” 。 “二月壬寅 , 谕史馆学士 , 书皇后言亦称‘朕’暨‘予’ , 著为定式 。 ”自此 , 萧绰作为皇后开始拥有与皇帝类似的名号和权力 , 在临朝时她称“朕” , 享受着与皇帝一样的执政权力 。
耶律贤体弱多病 , 朝中大局多由萧绰主持 , 在耶律贤的支持下 , 辽国的朝中日常政务皆由萧绰独立裁决 , 而一旦遇到需要决策的军国大事 , 萧绰便召集蕃、汉大臣共同商议 , 最后 , 她综合各方的建议作出决策 , 报耶律贤知晓 。 其实 , 耶律贤对于萧绰的决定 , 绝大多数只是听通报 , 极少作出干预 。 在萧绰出色治理下 , 辽国军力逐渐增强 , 政治经济局势也渐渐步入正轨 。
幼帝继位 , 萧绰临朝称制 , 削弱宗室诸王兵权
乾亨二年春正月初一(980年1月21日) , 耶律贤感到自己身体越来越差 , 他封皇子耶律隆绪为梁王 , 封耶律隆庆为恒王 。 乾亨四年九月二十四日(982年10月13日) , 三十五岁的耶律贤借助外出打猎的时机 , 引诱宗室中逆反势力上当 , 抓捕了反叛者 。 但他却在云州(今山西大同)焦山行宫中因病情加重而死于行宫中 。 临终前 , 耶律贤留下遗诏 , 诏令梁王耶律隆绪继位 , 令军国大事皆听命于皇后萧绰 。 同时 , 遗诏中令耶律斜珍和韩德让为顾命大臣 。
在耶律贤驾崩的次日 , 年仅十二岁的耶律隆绪于灵前继位 。 此时 , 辽朝主少国疑 , 而宗室亲王二百余人皆拥兵自重 , 萧绰面临着十分复杂而艰险的局势 。 她在辅政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面前流泪说:“母寡子弱 , 族属雄强 , 边防未靖 , 奈何?”韩德让带着大臣们发誓支持萧绰 , 请她放心 。 “耶律斜轸、韩德让进曰:‘信任臣等 , 何虑之有!’”
【历史故事】萧太后被丈夫辽景宗允许自称“朕”,削弱宗室兵权并将辽国带向巅峰
文章图片
耶律隆绪
乾亨四年冬十月初一(982年10月20日) , 耶律隆绪开始临朝视政 , 两天后 , 在耶律斜轸和韩德让的支持下 , 朝中大臣一致尊耶律隆绪为昭圣皇帝 , 尊萧绰为皇太后 。
萧绰开始临朝称制 , 全面掌控朝政大权 。 她在韩德让的支持下 , 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安排 。 她下旨令耶律休哥留守南京(今北京)总管南面军事事务 , 镇边防卫;任命娶了萧绰侄女的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 , 管理内政事务 , 令其严厉管束契丹贵族;任命韩德让为南院枢密使 , 执掌辽朝兵权 。
在处理好边防、内政和军事的重要人事安排之后 , 萧绰采纳了韩德让的建议 , 推行了专门抑制宗亲势力的政策 , 颁发了特殊命令 , 令“诸王归第 , 不得私相燕会” 。 这一诏令非常厉害 , 既阻止了宗室各系势力联络合谋 , 又使他们无法合力用兵 , 这等于是使宗室首领们失去了使用兵权谋反的机会 。 此外 , 萧绰还将各宗室亲属召至宫中 , 将他们作为人质 , 使宗室族长们不敢谋反 , 解决了强势宗室内部夺位的隐患 。
统和元年六月初十(983年7月22日) , 耶律隆绪率领群臣尊奉皇太后萧绰为承天皇太后 , 群臣尊奉耶律隆绪为天辅皇帝 , 复国号大辽为大契丹 。 天辅皇帝大赦天下 , 改元统和 。 不久 , 文武官员各晋爵一级 。 枢密副使耶律斜轸被任命守司徒;任命枢密副使耶律末只兼任侍中 , 为东京留守 。 两个月之后 , 耶律隆绪与耶律斜轸在萧绰面前互相交换弓箭鞍马 , 相约结为挚友 。 韩德让上表请求讨伐再次叛离的党项诸部 , 耶律隆绪下诏允许 , 辽军开启了外征历程 。
【历史故事】萧太后被丈夫辽景宗允许自称“朕”,削弱宗室兵权并将辽国带向巅峰
文章图片
萧绰
统和五年四月初五(987年5月5日) , 耶律隆绪率领百官给皇太后上尊号为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 , 行礼完毕之后 , 群臣给皇帝上尊号为至德广孝昭圣天辅皇帝 。
年少时曾有婚约的人后来成了萧绰最得力的辅臣和亲密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