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三、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矫正“不安分”的习惯?
1.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
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应从小就开始 。 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为孩子选择一门乐器 , 在反复练习基本功的过程中 , 孩子的耐心和注意力也会得到改善 。 家长也可以采用一些适当的奖惩措施 , 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对待事物的专注 。
2.带孩子去户外探索 。
在广袤的草原或山川之中 , 孩子不仅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 还可以充分释放自身的精力 , 培养开阔的心灵 。 即使条件不允许去郊外 , 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到公园、植物园等富有自然气息的地方玩耍 , 这对于孩子身心的调节都非常有好处 。
文章图片
3.给孩子听安静的音乐 。
当孩子烦躁不安或过度兴奋时 , 家长可以给孩子听一些舒缓的轻音乐 , 比如小提琴曲、钢琴曲等 。 睡前给孩子听这类音乐能够有效帮助孩子入眠 , 平时与孩子做游戏时也可以放这类音乐当做“背景音” , 帮助孩子调整情绪、放松身心 。
4.保证充足睡眠 。
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睡饱了更有精神 , 不是会更闹吗?”其实不然 。 幼儿的不安、哭闹很大程度上源于孩子感到疲劳却不觉得“困” 。 只有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 孩子的情绪才会平稳 , 身体健康才能得到充足的保证 。
5.补充微量元素 , 必要时进行专业治疗 。
孩子“好动”也有可能是身体缺乏微量元素所导致 , 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为孩子补充一些微量元素 。 当怀疑孩子有“多动症”的症状时 , 家长也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专业的测评和治疗 。
总之 , 家长不可随意遏制孩子的顽皮和好奇心 , 但也不能过度放任孩子的“不安分” 。 家长应给予正确而有效的教导 , 培养“动静皆宜”的孩子 。
文章图片
今日互动话题:你家的孩子是个多动的孩子吗?你是如何管教孩子的呢?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
-----------------------
在育儿过程中 , 大家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找我 , 希望我的一些知识和经验能够给你们有效的建议 。 关爱孩子 , 关注孩子的成长 , 是每个家长不可忽略的事 。
我是雅雅妈妈 , 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 , 每天分享育儿知识和经验 。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 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这几种“假牛奶”,只能叫带奶味的饮料,别傻傻地给孩子当牛奶喝
- 孩子做不好事情就大哭?“不完美”教育,让孩子接受自己的不足
- 孩子进幼儿园前的心理建设多重要?看完这些,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 孩子出现“社交障碍”?爸妈了解这3点,帮助孩子提高沟通能力
- 情商是一个人行走的名片,父母做到4点,孩子轻松拥有高情商
- 班主任有话:孩子在学校除了学习之外喜欢做这件小事,学习不会差
- “严父慈母”的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意义?
- 散养散漫、圈养娇惯?理智的家长这么做,孩子自立好学又孝顺
- “儿大避母,女大避父”?养孩子要不要避嫌?几岁开始最合理?
- 爱说“谢谢”的孩子,情商不会低,家长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