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千古名句( 三 )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武陵桃源送人》 ——唐·包融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
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 。《桃源》 ——唐·李白 昔日狂秦事 。
桃花源记 名句

桃花源记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解析:用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描绘了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写出了桃花源仙境的美丽和谐,表达了作者对其的赞美与向往 。
作者把桃源写得如此幽静美好,是为了反衬外界的黑暗和污浊 。2.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解析:“异之”、“复前行”、“欲穷”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图景做了铺垫 。
文章用一个“异”字来引出下文的桃源仙境;又以一个“穷”字,紧连下段首句的“尽”字 。3. 见渔人,乃大惊 。解析:“大惊”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与下文“自云……间隔”暗合,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黑暗 。
4.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解析:这两句都表现了村中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特点,也从侧面反映了桃花源人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恬静,丰衣足食,表现了作者对其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