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象和海狮区别有哪些( 三 )


海狮科Otariidae
海狮科Otariidae包括5种海狮和8~9种海狗,二者外形大体相似,海狮通常体型略大,而海狗毛皮质量极好,又称毛皮海狮或者毛皮海豹 。海狮科成员体型比较修长,四肢长而有力,在水中非常灵活迅速,在水中追逐鱼类或其它动物,但不擅长深潜 。海狮科成员在陆地行走也比较灵活,是鳍脚类中在陆地上最灵活的 。海狮科成员智力水平非常高,加上在陆地上比较灵活,一些种类常被海洋馆驯化用于演出 。5种海狮每种自成一属,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南部和北部,在南部的种类可进入绕过大陆最南端进入印度洋和大西洋 。其中北海狮Eumetopias jubatus又称斯氏海狮,雄兽体重可达一吨,是体型最大的海狮,分布于被太平洋,是分布最北的海狮;加州海狮Zalophus californianus又称海驴,主要分布于太平洋东北部加利福尼亚一带,过去也曾出现在日本海域,体型较小,常被驯化演出;南美海狮Otaria byronia体型中等,分布于南美洲南部海域;澳洲海狮Neophoca cinerea又称灰海狮,头后为灰白色,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海域;新西兰海狮Phocarctos hookeri又称胡氏海狮,分布于新西兰南部的奥克兰群岛 。海狗分为南北两个属,北海狗仅海狗Callorhinus ursinus一种,又称海熊、腽肭兽,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其毛皮质量佳,我国称为海龙皮,而雄兽的生殖器我国作为中药,称海狗肾或腽肭脐,因此海狗受到大量的捕捉,处于濒危 。南海狗属Arctocephalus种类较多,分布也比较广泛,最北到达赤道附近的加拉帕哥斯群岛,最南到达南极和亚南极地区,在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南部沿海都能见到 。
海象科Odobenidae
海象科Odobenidae仅包括海象Odobenus rosmarus一种,是特产于北冰洋海域的海兽,因犬齿发达似象牙而的名 。海象体型巨大,雄性体重超过一吨,虽和海狮一样可以用鳍状肢在陆地行走,但是远不如海狮类灵活 。海象的皮下脂肪极厚,可以在抵御极地海水的寒冷,其皮肤在水中和陆地上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海象主要用獠牙在海底挖掘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是,有时也吃鱼类、植物甚至其它海兽 。
海豹科Phocidae
【海象和海狮区别有哪些】海豹科Phocidae成员身体肥胖,皮下脂肪后,颈粗头圆,后肢和尾连在一起,永远向后,在陆地上只能借助身体的蠕动而匍匐先进,非常笨拙,但是在水下则相当灵活,且善于深潜,可以潜入数百米的深处 。海豹科成员大体可以分成北方和南方两各类群,二者可分置于海豹亚科Phocinae和僧海豹亚科Monachinae,海豹亚科分布基本限于北半球,而僧海豹亚科出了南半球以外,在北半球的南部也能见到 。北方海豹体型通常较小,体长多不超过2米,主要集中于北冰洋海域,在北温带各个海域也能见到 。北方海豹中人们最熟悉的是分布于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斑海豹(港海豹)Phoca vitulina和大齿斑海豹Phoca Phoca largha(右上),后者可见于我国黄渤海一带 。北方海豹中比较特殊的是贝加尔海豹Phoca (Pusa) sibirica,分布于贝加尔湖,是仅有的淡水海豹,其究竟如何到达那里尚不得而知 。另外一种分布于湖泊中的海豹是分布于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里海中的里海海豹Phoca (Pusa) caspica,可能是里海尚未成为湖泊时来到这里的 。南方海豹体型通常较大,其中体型最大的南象海豹Mirounga angustirostris(左上)雄性体重可达3吨左右,是鳍脚类也是食肉类中体型最大的成员 。南象海豹分布于南极和亚南极一带,另有一种北象海豹Mirounga leonina分布于北美洲西海岸,和南象海豹分布区相差甚远,但二者非常相似 。象海豹不仅体型巨大,而且有可以伸缩的鼻子,与象颇有些类似,象海豹有时候也称海象,容易和海象科的海象混淆 。南方海豹中分布于北半球的成员还有几种僧海豹Monachus,包括地中海僧海豹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