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试题2020( 四 )


46.(2分)请用笔画线,按着(a)将(b)中各元件连接起来 。(L1的电流是0.5A,L2的电流是0.4A)47.(2分)在图中,根据闭合开关后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并用箭头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48.(5分)为了比较“水和铁砂的吸热能力”,小文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铁砂,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质量/g 温度升高10℃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20℃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30℃所需要的时间/S铁砂 30 64 89 124水 30 96 163 220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停表、温度计和 ;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铁砂,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铁砂吸收的热量 。
(3)根据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是:。(4)请你写出另外一种比较水和铁砂吸热能力的方法 。49.(6分)小文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设计了电路,将两只灯泡L
1.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如图所示.(1)连接或改接电路时,开关必须。(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他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文分别把电压表连在图中 AB 两点、BC 两点及 AC 两点,闭合开关后,测得的数据是:UAB = 0 V,UBC = 3 V,UAC = 3V,则故障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4)故障排除后,实验正常进行.分别测出、U AB=1.4V、UBC=1.4V、UAC =2.8V, 分析这组数据,小文发现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分析实验数据“U AB=1.4V、UBC=1.4V”,小文还认为: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始终是相等的 。你认为这个结论 ;(选填“正确”“错误”)这对你进行此实验的启发是 :50.(5分)为完成“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小文同学选取了相应器材,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如图甲电路无法正常完成实验,有一处导线连接错误,错误导线是(选填“①”或“②”) 。(3)改正电路后,小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Ω 。(4)实验时,小文发现自己的器材中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小灯泡,于是合理调整器材再次实验 。
在实验中使小灯泡逐渐变亮,在此过程小文收集实验数据并绘制图像如图丙 。观察发现图像不是直线,其原因是。你还有什么发现。51.(6分)扫地机器人是一款能自动清扫的智能家用电器,如图甲.下表一为某扫地机器人的部分数据 。
图乙为某传统吸尘器,表二为该吸尘器的部分数据 。额定工作电压 12V 额定功率 30W工作噪音 <50dB 清扫100m2运行时间 50min表一:额定工作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1400W工作噪音 75dB 清扫100m2工作时间 10min表二:(1)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多少A?(2)扫地机器人清扫100m2房间时电流做了多少功?(3)分析题中信息,从物理角度谈一下扫地机器人与传统的吸尘器相比,有哪些优点 。(说出两条)初三上学期物理试题:答案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答案 C C A B D A D B B D A D36.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 37.做功; 热传递38.增加; 2.839.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纸屑和带电体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40.通电线圈匝数不变,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条件下,适当增加电池节数;使电磁铁中电流不变,适当增加通电线圈匝数(其他答案合理可以给分)41.4.8; 2.4 42.2700; 904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同时观察电压表示数 ; 灯泡短路或电压表短路44.排斥; 负 45.0.5; 1046.(2分)电路连接1分;量程选择1分47.(2分)正负极1分,磁感线方向1分48.(1)天平(1分);吸收热量多少(1分)(2)大于(1分)(3)水比铁砂吸热能力强(1分)(4)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取质量相同的水和铁砂,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温度变化,就能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
初中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试题2020

文章插图
一.试卷的特点.试卷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合理,共二十九道题,对初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试题中死记硬背的内容很少,突出了能力的要求,基础题比重大,双基考察得到了真正落实.这份试卷作为初二第一学期的期末测试,主要考察了八年级所学习的声学、物态变化、光学、电学,试题的设计按照了中考标准的要求 。基础部分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且大部分以生活中的现象展现,让学生联系物理知识做简单分析、判断和表达,渗透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