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妇女的服饰较男子来说更加丰富多彩 。她们根据年龄选择不同的样式 。年轻的姑娘喜欢穿连衣裙,裙袖有美丽的绣花,裙摆阔大自然成褶 。上身外套紧身坎肩,坎肩上绣有美丽的图案并缀有五颜六色的饰品,未出嫁的姑娘头上戴的是“塔克亚”、“别尔克”或“特特尔” 。“塔克亚”是一种斗形帽 。下沿略大,彩缎作面,帽壁有绣花,帽上缀珠,顶上插猫头鹰毛;“别尔克”是用水獭皮做的圆帽,与“塔克亚”类似,只是夏季扎各种颜色的三角和正方形头巾;“特特尔”是一种四方的头饰,上绣各种花纹图案,折起多褶,扎在头上 。另外,未婚少女喜爱在发辫上别上发带 。若是成婚新娘则从结婚那天起要穿一年的“结列克” 。“结列克”为红绸制作,帽子和衣服连在一起,很容易让人识别出来 。一年后,可以换上套头的盖巾 。中年妇女夏季喜欢穿半袖长襟袷袢和坎肩,多在胸前下摆用彩绒绣边,两边有口袋;冬季喜穿用羊羔皮裁制的、带布面的“衣什克”,或穿绣有图案、罩以绸缎面的“库鲁”(皮大衣)等 。已婚的妇女一般要戴“沙吾克烈”,即一种外用布、绒或绸作面,用毡作里的帽子 。这种帽子绣满了花卉,并嵌有珠宝金银,有一串串珠子垂于脸前 。若生了孩子后,就要戴上套头和盖巾 。盖巾用白布制作,上有图案,很宽大,盖上后可遮住全身,只露出脸颊 。盖巾上有金银别针,在各种颜色绣制的图案中有“颊克”花纹 。如果要是盖巾上没有绣“颊克”花纹的话,说明这个妇女已成寡妇 。因而,从哈萨克族妇女的服饰上就能判断她们的婚否、育否 。哈萨克族妇女的鞋、靴也有多种式样,通常穿的还是皮靴加套靴,较为讲究的还要在袜子上绣花,在套鞋上进行一番装饰 。
居住
“穹庐为室分兮旃为墙” 。西汉时远嫁乌孙的细君公主描述了古代中亚游牧民的居住习俗 。以游牧为生的哈萨克族在居住形式上继承了祖先的传统 。穹庐即毡房,由于哈萨克族在春、夏、秋的三季牧场中要不停地迁徙,只有易于搭卸、便于携带的房屋,才能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毡房正符合了上述要求 。一般牧民两个小时就能搭起一个毡房,若已搭起的毡房地方不太合适的话,几个人就能抬起来换个位置 。毡房拆卸起来也很容易 。在很短时间内,牧民就能将整个毡房和全部生活用品用毛绳捆扎起来,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去 。因而,毡房对哈萨克族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
毡房,哈萨克语称“宇”,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点 。房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千百年来一直为哈萨克牧民所喜爱,由于是用白色毡子做成,毡房里又布置得十分讲究,人们称之为“白色的宫殿” 。毡房由房围、房杆、顶圈、房毡、房门等组成 。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 。通常毡房有三米高,面积约二三十平方米 。毡房内布置有一定的规矩,分成住宿和放物品两大部分 。房正中对着天窗安设火塘或铁炉,毡房前半部铺有地毯 。毡房是哈萨克族活动的重要场所 。进门按逆时针方向,首先是厨房,制作各种食品;然后是主人的卧室;往下铺着大地毯之处,可以接待客人或进行礼拜;最后是儿子、儿媳的铺位 。毡房的功用是多方面的,除了居住待客外,也是从事生产和娱乐的场所 。是接羔的“产房”、孩子的课堂、婚礼的典堂,也是哈萨克族唱歌、跳舞的俱乐部 。从冬季来临的11月到来年春季4月期间,哈萨克族一般住在冬季牧场 。这种房屋为四方平顶,内置铁炉或土炉取暖,为避风雪,多用土坯、石块或木头构筑而成 。定居的哈萨克人的住房形式与周邻其他民族相似 。
“忒哈拉”也是哈萨克族的一种建筑 。此房圆顶,类似毡房,但有土石彻成的围墙,高二米左右,有天窗 。这种房屋冬暖夏凉,基本已属定居房屋,房屋四周有围放牲畜的篱笆栅栏或土坯矮墙 。
交通
伊犁马和巴里坤马早已是闻名全国的马种,这两种马都是哈萨克族及其先民饲养的 。由于长期从事游牧畜牧业,需要不断移动,马就成了乘骑的主要交通工具 。哈萨克牧民离不开马,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游动迁移、从事狩猎,都需要骑马,他们有句谚语说:“马是哈萨克人的翅膀” 。哈萨克牧民运输则主要靠牛车和骆驼 。牛善于负重 。牛车适应牧场的自然环境,车轮高大,车体轻,轴轮用桦木制成,耐磕碰,适宜于在草原、戈壁和深雪中通行 。牧民转场、运输货物,常用牛拉车驮物 。
- 反应罐加热到70度用多少度的热水加热
- 表叔是啥亲属关系
- 葡萄酒的饮用温度要求 葡萄酒的饮用温度
- 电线杆拉线有护套的情况下还需要拉线绝缘子吗
- 蔚来是什么牌子的汽车?
- 你知道世界上种植面积较广的葡萄是哪一种吗
- 葡萄酒的寿命有多长呢-葡萄酒的寿命有多长
- 思铂睿是什么牌子的汽车?
- 葡萄酒饮用常犯误区介绍_关于葡萄酒的小问题
- 进口红酒的品牌,进口红酒有哪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