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餐具的质量标准及选购方法( 二 )


热稳定性标准:热稳定性是指产品在冷热交换中不出现裂纹或破损 。热稳定性的好坏可反映陶瓷产品的使用寿命,冷热交换的温差越大,其使用寿命越长 。标准一般均规定加热至180℃然后投入20℃水中,取出观察是否有损坏,此温度不出现损坏,其使用寿命一般可达2~3年以上 。
四、选购时应按照以下方法:
1、“看”,就是要将瓷器上下内外细细观察一遍,看看产品有无变形、黑点等大的缺陷,再看看产品的白度、透光度和釉面光泽度 。
2、“听”,就是听轻轻弹叩瓷器时发出的声音 。如声音清脆、悦耳,则说明瓷胎细致密实,无裂损,在高温烧成时,瓷化完全 。如声音喑哑,就可断定瓷胎有裂损,或者瓷化不完全,这类瓷器经冷热变化,易开裂 。
3、“比”,就是比较 。对配套瓷器,要比较各配件,看其造型及画面装饰是否协调一致 。
4、“试”,就是试盖、试装、试验 。有的瓷器带盖子,有的瓷器由几个元件组合而成,在挑选瓷器时,别忘了将盖子试盖一下,将元件试组装一下,看看是否合适 。
五、选购注意事项:
陶瓷饮食器具中釉中彩、釉下彩和绝大部分色釉瓷、白瓷的铅、镉含量很低,而釉上彩瓷如果在陶瓷花纸加工时使用了劣质颜料,或在花面设计上对含铅、镉高的颜料用量过大,或烤花时温度、通风条件不够,很容易引起铅、镉溶出量超标 。有的白瓷,主要是未加彩的骨灰瓷,由于采用了含铅的熔块釉,如果烧成时不严格按骨灰瓷的工艺条件控制,铅溶出量超标的可能性也很大 。
此外,陶瓷颜料中的蓝色颜料铅溶出量较高,如在产品装饰时用量过大,则很容易导致产品铅含量超标 。为降低产品铅含量影响,选购陶瓷餐具时特别要注意:
对盛装食物的用具,应注意与食物相接触面的装饰 。
盛装酸性食物的器皿,应尽量选用表面装饰图案较少的产品 。
选购时还应注意图案颜色是否光亮,若不光亮,可能是烤花时温度未达到要求,此类产品的铅、镉溶出量往往较高 。
要特别注意那些用手即可擦去图案的产品,这种产品铅镉溶出量极高 。
对不放心的产品,可用食醋浸泡几小时,若发现颜色有明显变化则应弃之不用 。
六、选购的误区:
1、有铅、镉溶出量的产品都不安全 。
有铅、镉溶出量的产品并非都不安全 。少量的铅、镉进入人体,会通过正常的排泄排出体外,超过一定量方会在人体内沉积而引起重金属中毒 。凡是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产品,一般均可安全使用 。
2、釉上彩产品都不安全 。
“釉上彩产品都不安全”的观点有误 。釉上彩产品只要生产工艺控制得当,一般都不会铅、镉溶出量超标 。但是部分小型企业为节省成本,烤烧时堆积密度过大,温度未达到要求,速度过快,其产品的铅、镉溶出量超标的可能性较大 。
3、白瓷一定是绝对安全的 。
一般来说白瓷是比较安全的,但是有些瓷器为降低釉的烧成温度,釉中加入了铅熔剂,可能存在铅溶出量超标的隐患 。
七、常见问题解答:
洗碗机对陶瓷餐具有什么要求:要用洗碗机洗涤的陶瓷餐具,最好选用边缘较厚,带圆弧状加强边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在洗涤过程中不易被损坏 。
什么样的陶瓷餐具不能用微波炉加热:选购微波炉用瓷具,应避免那些带有金属装饰物的产品,如装饰有金边、银边或用金花纸、金属丝镶嵌图案的产品 。
为什么最好不要使用有裂纹的陶瓷餐具:有裂纹的陶瓷餐具其裂纹里的污垢不容易清洗干净,极易使细菌繁殖,造成病从口入 。同时在盛装温度较高的食物时容易发生炸裂 。
为什么不能用金属丝擦陶瓷餐具:用金属丝擦洗陶瓷餐具,易造成釉面擦伤,而擦伤处易吸污并造成花纹图案中的铅、镉等溶出,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