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由来和风俗( 二 )


3、多喝汤水,补充水分 。
家里可以自己制备绿豆汤、酸梅汤等,也可以做海米冬瓜汤、莲藕排骨汤等 。
4、每天吃深色蔬菜 。
蔬菜的颜色有深有浅,深色蔬菜的营养价值一般优于浅色蔬菜 。深色蔬菜含的胡萝卜素丰富,还含有叶绿素、叶黄素、番茄红素、花青素等有益健康的物质 。菠菜、芹菜叶、空心菜、西兰花、西洋菜、茼蒿、西红柿、胡萝卜、南瓜、红苋菜、紫甘蓝等 。
分利用蔬菜本身的味道、颜色进行搭配,可以用西红柿、甘蓝、胡萝卜做成蔬菜沙拉,色彩丰富、口味独特、促进食欲,同时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 。

大暑的来历,风俗,民间在节气这一天有什么活动大暑的由来,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和总结的结果 。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
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 。大暑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就是说,暑,是热的意思,分为小暑和大暑,大暑天气尤其炎热 。
各地风俗: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喝羊汤)的习俗;浙江地区送“大暑船”的习俗;福建莆田人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广东很多地方有“吃仙草”的习俗;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
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暑的来历和风俗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而总结出来的节气规律 。而大暑由来是古人将炎热的天气分为大小两种,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大暑比小暑更热,所以叫做大暑 。大暑节气有送大暑船、晒伏姜、喝伏茶、吃仙草、斗蟋蟀等风俗 。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烧仙草本身也可入药 。民谚: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烧仙草是台湾有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热两种吃法 。
大暑的来历和风俗大暑的来历: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 。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
大暑太阳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 。“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
大暑的习俗:
1、广东大暑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
2、浙江送“大暑船”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 。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 。
“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 。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
3、莆田“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
4、喝暑羊
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 。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
5、斗蟋蟀
【大暑的由来和风俗】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