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的名人故事( 四 )


关于勤能补拙的名人事例 关于勤能补拙的名人事例介绍

勤能补拙的名人故事

文章插图
1、世人皆晓的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被所有人公认的一个小笨蛋,笨到同学们见到他就议论纷纷,笨到老师也觉得他无可救药了 。
可是呢,爱因斯坦去具有了常人所没有的意志力,那,就是“勤奋”!在手工课上,别的小朋友都交了一个个精美的手工作品,可他却交了一个工艺粗糙的的小木凳子,大家都笑话他 。
老师也讽刺他:“我看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东西了!”可是爱因斯坦却拿出了两个比这个更加糟糕的小凳子,这时,老师和同学们惊呆了,也由此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这是爱因斯坦的成长过程中一次小小的勤奋,他的收获是得到了同学和老师对他新的看法;长大了以后,爱因斯坦更加勤奋了,他的成就也就更大了——他得到了诺贝尔奖、以及许多数都数不清的奖项 。瞧,这不是一个典型的勤能补拙的例子吗? 2、贝多芬不也是如此,作为一个音乐家,他的耳朵竟然聋了,可是他付出了比别人多十倍、一百倍、一千倍、甚至一万倍的精力!跌倒了,再爬起来;失败了,再重新来过 。他就是这么的勤奋,这么的坚持不懈,所以,他成功了——他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伟大的音乐家!这成功的奥秘是什么?对,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勤奋! 3、我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曾说过:“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
”其实他说的一点不假 。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长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料,不肯收留他 。然而,天资欠缺不但没有使梅兰芳灰心、气馁,反而促使他变得更加勤奋了 。
他喂鸽子,每天仰望着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梅兰芳的眼睛终于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 。
勤能补拙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勤能补拙的名人故事

文章插图
勤能补拙的事例有如下:王守仁是我国明代中叶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王守仁出生在一个封建贵族家庭 。
他父亲官至兵部尚书,但是,王守仁似乎一点儿也没有遗传到父亲的聪明 。
他5岁还不能说话,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哑巴,有的人还以为他根本就是一个白痴 。但是他父亲不这样看,他觉得王守仁只是生病了,他四处寻访名医,只要听说哪里有名医,他就派人去请 。到王守仁6岁的时候终于把病医治好了 。王守仁病好之后,智力却显得一般 。
因为小时候不会说话,也没有读过书,因此,比起别的小孩子,他显得更笨拙一些 。有人风言风语:"他这么迟才开始学说话,当然笨啦!也别指望他以后会有大出息 。"小守仁本来就觉得自己比别人笨,现在又听到别人这样嘲笑自己,心理更加难受 。
他跑到父亲怀里哭诉:"父亲,别人都说我笨,我真的很笨吗?"父亲听了他的话说:"孩子,你不笨 。为父一定好好教你,你会有出息的 。不用在乎别人的嘲笑,你自己发愤努力,争口气让那些人瞧瞧,好吗?"有人父亲的鼓励,王守仁又有了信心 。
他始终记得父亲曾经给他讲过的"笨鸟先飞"的故事,并时时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 。平时读书,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两遍、三遍,甚十遍 。他抓紧时间,把别人玩耍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 。
白天他认真听先生的课,放学后,趁着还没有吃饭或者吃饭后的时间,他一个人跑进父亲的书房,认真读书,直到家人催促他吃饭、睡觉 。年年如此,从不间断 。父亲见守仁如此争气,心里很是高兴 。他也耐心给小守仁辅导功课,有时还请一些大学者给他辅导 。
家里来了客人,谈论天下大事的时候,也让王守仁站在一边,向别人学习 。母亲见了也非常欣慰,更加细心地照顾他 。她不仅给他收拾出一间书房,还不许别人去打扰他读书 。就这样,在父母的鼓励支持和他自己的努力下,王守仁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先生的提问,他也回答得很有主见,最后竟成了先生的得意弟子 。
就这样,王守仁凭借笨鸟先飞、刻苦勤奋的精神,长大后,成了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