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管不住的饭圈,赚不到的钱( 二 )


小组被炸后 , “搬家”是常见的做法 。 3月22日 , 被解散的小组中 , 十八楼数据库小组转移到楼娱基地 , 豆瓣韩式泡菜小组转移至豆瓣韩式泡菜炒饭小组 , 古玩杂货摊小组则转移到磕研镜像小组 。
小组“重建”后组员们依旧活跃 , 仅仅5天 , 豆瓣韩式泡菜小组已经出现千层高楼 。 但成员的“流失”却不可避免 , 以2021年9月关停的豆瓣人才基地小组为例 , 原组有67万成员 , 第二次新建小组“未命名”有28万成员 , 第三次建立的小组“端庄吐槽”有12万成员 , 第四次建立的小组“好多宇”人数损耗更为明显 , 仅4万成员 。
而豆瓣的处罚措施却还有“后招” 。 3月23日 , 仅“存活”一天的磕研镜像小组再次被炸 , 次日 , 艾玛花园组长糊糊的账号被豆瓣永久停用 。
3月24日 , 艾玛花园小组使用微博账号@艾玛花园bot发布了一条三个摊手表情的微博 , 并在评论区写道:“打算换个APP再玩啦 , 豆那边是玩不下去啦 。 ”并分享了DoDo嗑研花园超级群的链接 。
豆瓣:管不住的饭圈,赚不到的钱
文章图片
图源:新浪微博@艾玛花园bot
孙涵跟着艾玛花园搬到了DoDo , 截止3月26日下午 , 嗑研花园超级群已经有8000多人 , 孙涵觉得自己又快乐了 , “挺多人的 , 也比较活跃 , 可以继续快乐冲浪 。 ”但比起艾玛花园曾经的7万人 , 新建群的群体并不算庞大 。
25日 , 或许是为了早做准备以防万一 , 豆瓣吃瓜人才基地小组在第三小组、第四小组正常运作的情况下 , 新建了第五个小组 , 名字变得更加生活向——今天一定背单词 。
娱刺儿找到了一位豆瓣娱乐小组的组长 , 她所管理的小组仍然在正常运转 , 当被问到是否担心自己的小组被处罚 , 有无预防措施 , 她直言“这个不方便说” , 随后又补充道 , “但是我相信我的组员大部分是温和的 , 我们只是想保留一点点净土 。 ”
过度娱乐化
2005年3月 , 豆瓣网正式上线 , 豆瓣CEO阿北同月创办的Python编程小组和余华读者小组 , 或许也代表了他对于豆瓣小组美好氛围的期待与想象 。
彼时 , 作为“同好”交流场合的豆瓣小组并不如当下热闹 。 据豆瓣用户@卢十四统计 , 截止2006年2月22日下午16:00 , 豆瓣共有3659个小组 , 其中成员破千的仅8个 , 成员少于5人的有2180个 。 小组讨论的主题同小组自身一样属于“少数派” 。
娱乐血液的注入 , 使得豆瓣小组不断庞大起来 。
豆瓣:管不住的饭圈,赚不到的钱】2006年4月 , 康熙来了小组成立 。 四年后的2010年 , 大S与汪小菲结婚之际 , 小组被讨论二人婚礼的帖子刷屏 , 部分组员对此感到不满并选择“出走” , 建立了更加自由、百无禁忌的“八卦来了小组” , 后又更名为“豆瓣鹅组” , 明星的八卦换了几茬 , 豆瓣鹅组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 目前 , 该小组成员超过68万 。
25岁的李琦早在初中阶段就开始使用豆瓣 , 除了标记书影音之外 , 也会使用豆瓣小组 , 在她的印象中 , 当时的小组大多比较冷门 。 “我记得以前还加过冷门小说、每天一首古典诗词的小组 , ”回忆小组名字的李琦忍不住笑出声 , “因为当时语文不好 , 所以想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文学素养 , 感觉有一丢丢帮助 , 高中一毕业 , 就把这些小组全都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