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导出图纸的阶段 , 你可以选择多个图纸批量导出 , 比较赞的功能是支持合并导出 , 让多个视口的图纸合并成一个CAD文件 , 比较符合国内的出图习惯 。

文章插图
不同类别的构件会映射到对应的图层 , 颜色、填充图案、文字样式也都会按照国内标准来进行设置 , 保证最终的CAD图纸显示正确 , 导出图纸后每个构件成为 CAD 中的一个块 , 方便后续编辑 。

文章插图
软件目前发出的是公测版 , 目前的版本是0.18版本 , 甚至还不是1.0正式版 , 所以目前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提高的地方 。
行业定位在比较标准的房屋建筑设计 , 幕墙和斜屋顶等比较复杂的形体构件还没有支持 , 用户目前还只能使用系统自带的构件 , 或者下载构件坞中的构件 , 还不支持用户自己创建参数化构件 。
另外 , 目前软件只支持创建门窗表 , 对于更自由的创建不同类型的明细表还需要继续迭代 。
软件在进行绝大多数操作的时候都很流畅 , 在平面视图中的流畅度甚至不亚于用AutoCAD , 不过在执行少数命令的时候 , 还是会偶尔程序性的卡顿一下 。
发布会上也讲到 , 广联达数维设计团队欢迎大家多提改进建议 , 也欢迎行业里有意从事开发的团队一起合作 , 共同打造一个设计软件生态 。
目前软件还属于长期免费的阶段 , 如果你感兴趣 , 也可以去官网下载试试看:
design.glodon.com

文章插图
03BOX思考:数维想解决什么问题?看完前面这些软件介绍 , 你有没有一种感觉 , 它似乎并不怎么强调自己的BIM软件属性 , 而是更强调设计软件属性?
从整体的发布会介绍来看 , 我们也有明显的感觉 。
整体试用下来 , 它给我们的印象是 , 当你初次接触数维建筑设计的时候 , 首先把它看成一款设计软件 , 再把它看成 BIM 软件 。
为什么产品会这样设计?它背后有什么思路?
我们猜测 , 它首先要解决的 , 是国内外设计环境不一样 , 导致的用户习惯不一样这个问题 。
国外建筑师有时候被叫做「设计顾问」 , 他的工作其实管得很宽的 , 从前期设计一直到施工交付都要管 , 这就要求设计师从方案到设计阶段 , 都必须考虑很多的施工细节 , 相对较长的建设周期也给了设计师发挥这种能力的空间 , 而一系列国外的BIM软件恰好可以满足他们精细化设计的需求 。
而国内的施工图尽管叫做「施工图」 , 但离真正施工要考虑的细节工作还有很大差距 , 国内建筑师在高周转、快周期的设计环境下 , 往往没办法考虑那么多的施工细节 , 所以产生了设计和施工分工清晰的工作模式 。
二维的设计效率 , 在AutoCAD和天正这么多年的探索之后 , 已经到了天花板 , 再想进一步往前走 , 三维、协同和数字化这三件事是绕不过去的 。
但在国内设计院 , 这三件事前进的困难都很大 。我们看到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就是 , 设计企业做BIM没动力 , 就算拼了老命建出来的模型 , 施工单位也还要自己重新建 。
其实更多设计师并不关心「BIM」 , 而只是关心设计和出图 。一个产品是应该高喊口号 , 让他们放下出图生产的重担去搞数字化 , 还是迎合他们的需求呢?
数维设计产品 , 显然走了后一条路 。
撇开它是个BIM软件这一点 , 其实数维设计可以单纯地当做一个很方便的建筑设计软件 , 当一个从来不接触BIM的设计师 , 拿它和传统天正绘制、修改、出图的流程做对比 , 就会发现它轻量、好用、效率够高、上手也很快 。
比如 , 在原本设计师的工作流程里 , 需要校对门窗编号是否正确 , 用天正逐层统计门窗个数 , 填入Excel , 最后再把表格重新导入CAD里 , 门窗详图也需要额外花很多时间来画 , 一旦项目修改 , 这个流程就要重新来一遍 。
- 介绍一款工程进度计划的软件 施工进度计划表一键生成的软件是什么
- 国产手机不是对手 国产手机不行
- 国产手机尴尬了 以前的国产手机
- 这次苹果给国产手机上了一课
- ToDesk国产远程软件的黑马 todesk远程控制软件
- 10款堪称神器的免费软件推荐 工具软件推荐
- 如何利用GIS软件来进行野外作业 gis软件怎么使用
- 能否让你重拾国产CPU的希望
- 2021顶级国产旗舰一览 2021国产车
- 国产操作系统开启破局之路 国产操作系统普及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