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指标全面透析中美差距(20)

刁大明举例说,“比如目前的贸易议题,美方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仍然很不清晰。如果‘结果导向’意味着通过不断磋商共同确定一个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路线图,然后努力朝这个方向去做,这个意义上的‘结果导向’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但如果它意味着美方片面要求‘美国优先’的结果,而且这种结果还是动态的、持续施压要价的结果,那么显然‘结果导向’相当于白说。”

而在具体问题之外,“结果导向”又是如何在美国对华战略的整体调整中发挥作用的,同样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观察人士发现,今年以来,一场冷战结束后规模空前的对华战略大辩论在美国上演。去年底,白宫《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列为“竞争对手”,颠覆了人们对既往中美关系的认知。与此同时,围绕中国周边,美国的各种动作也在加强。

刁大明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代表了美国国内对中国做出了一个相对负面的共识性判断,所以我们会看到,过去半年多以来中美关系在多个领域出现了问题,这种情况就是美方基于其判断,不断寻求形成应对中国的战略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