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鹤十年前提出的“经济挑战”都出现了!(28)
他们的话是意味深长的。
十分清楚,使广大低收入者转变为有固定职业、有房产和努力向上的中产者,是避免中等国家陷阱的战略举措,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个目标不是靠补贴和社会同情所能解决的,有时为了劳动者近期利益做的好事反而不利于其长期利益,因为这些做法往往使劳动者把其低收入的原因归于社会,而忽视了自身的努力。
最重要的是使得劳动者具备适应市场竞争和全球环境变化的能力和韧性。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过:
“一个哲学家和一个街头搬运夫的差别,似乎不是由于天赋、而是由于习惯、风俗和教育产生的”(当时哲学家处于社会顶层)。
改变落后的习惯,加强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是减少贫困和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根本出路。在改革开放初期,没有受过教育的劳动力照样可以在东莞等地找到出路,但是今天和今后的环境将完全不同。
- 河北发现1.3亿年前疑似新属种恐龙化石
- 最新!关于中俄合作和东北亚和平发展,习近平提出这样干
- 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提出的这些“数字”别有深意
- 市民34年前的80元央行存单兑付了:本息162.7元
- “药二代”新生女承父业 父亲现场赠送15年前药大实验服
- 30多年前,习近平就如此重视教育工作
- 非洲各界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五不”“四不能”重要论
- 9年前考上大学后退学 南工程27岁新生重回校园
- 25岁女白领入院,医生:交男友要慎重
- 山西最牛大爷!20年前买的大院,如今1亿都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