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年】神经中心进社区 义诊防治帕金森

2017年11月25日,在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北一区社区卫生服务站2层宣教室,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东小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社区帕金森病健康宣传义诊活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首席专家王劲教授、神经内科王梅副主任医师及神经外科董生医师等参加活动。

【三周年】神经中心进社区 义诊防治帕金森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王劲教授指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是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建共管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中心是医院优先发展的整合式实体医疗中心,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团队组成,各学科密切合作,致力于帕金森病的全方位诊断和治疗。随着人口高龄化的进展,帕金森病逐渐成为高发疾病。帕金森病属于可控疾病,早期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王劲教授还指出手术已经是帕金森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药物效果欠佳或者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成效显著。

在科普讲座环节中,王梅医师对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诊断、治疗、预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她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并对已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生活指导。随后,董生医师详细阐述了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的适应症、时机以及利弊,结合具体病例展示,对手术治疗流程及前后效果进行了详细讲解。最后,天通苑北一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祝立侠站长高度肯定了对此次大型健康宣讲活动,希望能与我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三周年】神经中心进社区 义诊防治帕金森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本次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争先排队进行咨询,王梅医师、董生医师、黄丽医师、张小峰医师、李珺医师等耐心为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答疑,并为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发放了帕金森科普宣传手册。

据王梅医师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步行困难等症状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群体。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大约是1.7%,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和家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均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研究表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会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改善生活质量。本次健康宣传科普旨在提高公众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度和关注度,使帕金森病患者得到及早的诊断和治疗。

【三周年】神经中心进社区 义诊防治帕金森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义诊进行中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中心是医院优先发展的整合式实体医疗中心,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组成,拥有一支海内外专家组成的高水平医师与护理团队。先进的医疗设备技术为早期帕金森病诊断提供有力保障。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自2015年底采用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医学转化成果——“清华脑起搏器”。各学科密切合作,致力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庆三周年来临之际,神经中心与医联体单位昌平区东小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合作,感恩回馈,对社区居民进行免费科普和义诊活动。希望通过本次健康科普活动,能增加广大居民对帕金森病的认识,为群众提供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并推动天通苑社区的医联体建设工作。

【三周年】神经中心进社区 义诊防治帕金森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