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感冒,要不要用抗病毒药?

感冒是冬季的常见病,绝大部分都是由病毒引起,那么,许多患者想知道,到底要不要用抗病毒药呢?

普通感冒,要不要用抗病毒药?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里明确指出:“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过度使用抗病毒药物有明显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美国疾控中心以及美国家庭医师协会都有关于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治指南,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没有明确的证据推荐应用广谱的抗病毒药物。

感冒明明是病毒引起的,为什么就不推荐用抗病毒药呢?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没什么用

对于没有合并其他病症,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应用抗病毒药物获益很有限,相关证据很少。

有研究曾应用金刚烷胺或神经氨酶抑制剂,发现仅可缩短1天的病程,而且给药时间必须在发病的前48小时内。

可供选择的药物少,不良反应多见

就拿利巴韦林(病毒唑)来说,其不良反应报告共8600余例,涉及不良反应26000余例次;其中不良反应表现为胎儿异常的有126例次,明确为畸形的有45例次,涉及多个系统的畸形;不良反应表现为肿瘤的有81例次;不良反应表现为溶血性贫血的有123例次。

无法做到精准打击

早期的抗病毒药主要着眼于控制病毒增殖,减少伴发的组织损伤,激活炎症反应。但与细菌性的病原体不同,后者可以准确分离明确具体的细菌种类,并在几天内通过药敏试验确定敏感抗菌药物。

目前临床,甚至大多数教学医院,几乎无法进行快速的病毒诊断,甚至也不存在病毒的药敏试验。主要还是因为开展这样的病毒学检查没有意义。

所以,目前不主张随便在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应用抗病毒药物。

药物治疗方面仅推荐进行对症治疗,如减充血剂、抗组胺药、镇咳药、祛痰药、解热镇痛药等。

目前市场上的感冒药大多为复方制剂,含有上述各类药物成分,患者可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选其中的一种即可,避免重复用药、超量用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文/江西省胸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吴于青

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