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祛湿位置图 夏天是拔罐去湿气的最好季节

拔罐去湿气的原理
夏日,潮湿的空气加上持续高温,湿气很容易入侵体内 。拔罐疗法是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拔罐疗法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祛除湿气 。夏天是拔火罐去湿气的最好季节 。
拔罐祛湿位置图
1、背后脊柱两侧
拔罐祛湿最常用的位置是背后脊柱两侧的肌肉丰厚处,此处不仅肌肉丰厚、体表较为平整,且是膀胱经循行的部位,通过火罐刺激,可加快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湿性体质 。 
2、足底涌泉穴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肾脏为主水之脏器,生理功能异常容易引起身体水液代谢出现障碍,在涌泉穴拔火罐可使气血通畅,肾气旺盛,能疏通肾经,祛除体内的湿毒浊气 。
3、小腿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通过拔火罐刺激本穴,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对胃肠蠕动和内分泌功能都有良性的促进作用 。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恢复,对消除体内湿气非常重要 。
tips:拔罐的位置尽量找肉比较多的位置,如果是关节处很难下罐 。
自己在家拔火罐怎么拔
【拔罐祛湿位置图 夏天是拔罐去湿气的最好季节】工具:拔火罐套装
做法:
1、用拔火罐套装,首先是大中小3种型号的玻璃罐子,需要根据要驱湿气的位置来选择不同型号的罐子,如手臂等较细小的位置只能用小罐,背部等较宽阔的位置则可用中型或大型罐子 。
2、准备酒精灯和棉球,在酒精灯中灌入酒精 。把酒精灯点着火 。
3、用镊子捏1-2个棉球,如果是较大的棉球一个就可以了,较小的棉球则需要2个 。
4、用镊子夹着棉球在酒精中沾上酒精,注意不要沾太多,否则火太大不太安全 。
5、把棉球在酒精灯上点着 。当棉球的火焰较大的时候,把棉球伸入罐子的底部,绕上一、二圈 。注意罐子的角度,如果是垂直底朝上的话,棉球的火容易熄灭 。必须保证棉球的火始终燃烧着 。在用火烧罐子的时候一定不能烧到罐子的瓶口位置,否则会容易烫伤 。
6、把棉球从罐子中拿出来后,迅速将罐子按到要驱湿气的位置 。可看到罐子盖住的皮肤会发红,会慢慢的鼓起来 。这样就表示已经起到了作用,如果罐子很松动,很容易就脱落,就表示刚才并没有把罐子里的空气赶出去,需要重新拔 。
7、按上罐子后,大约10-15分钟就可以了,需要把罐子取下来 。取下来时可以在瓶子的边沿按外侧的皮肤,让空气进到罐子里,就可以把罐子拿起来了 。
拔罐祛湿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皮肤平滑、没有毛发的部位,根据所需拔罐部位,选取不同规格的罐具 。若确实需要在不平部位及毛发部位拔罐,可用和好的面圈垫在拔罐口下面,以防漏气或选取异型拔罐 。(另购)皮肤干燥,可先将皮肤湿润后再拔罐 。
2、初次治疗的,应先选用小拔罐,减少刺激 。
3、罐子拔上后不要移动体位,在使用多拔罐疗法时,拔罐与拔罐之间应保留一定距离,不宜排列过近 。
4、起罐后,局部潮红瘙痒不可以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可消散 。
5、起罐后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 。水泡轻者只须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较大时,常提示病情较重 。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敖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
6、拔上拔罐后,如有发热、发紧、凉气外出,温暖舒适的感觉都属于正常反应 。如感觉过紧灼痛 。难受可能是吸拔力过大或此处不适宜拔罐,或改用小拔罐 。
7、拔罐,起罐时应保持室内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 。
8、湿气少的可在家自己拔,但对于湿气比较重的还是不要在家自己试,还是赶快到养生馆去拔,排排体内的湿气吧 。
湿气重的判断方法
1、看起床的状态
早晨起来可以先感觉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 。当小腿肚子发酸发沉时,也是体内有湿气的典型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