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日记( 二 )


文章插图
第一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晴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老爸就给我出了一道题,让我做做 。题目是:在一个笼子里,关着鸡和兔子若干只,他们共有35个头,94只脚,问鸡兔各有几只?出完后我就思考起来,思考了好久也没想出来,于是我用了假设法解答:假设这35头都是鸡,因为鸡有两只脚,所以是35×2=70(只) 。
这时就算出了它的“大差”,然后再算鸡和兔子腿数的差:4—2=2(只) 。这时就算出了它的“小差” 。再用“大差”除以“小差”:24÷2=12(个) 。因为把所有的头都设成了鸡,所以结果就得兔子的只数 。
再用总头数35减去12(兔子的只数)就等于23(鸡的只数) 。所以,答:鸡有23个,兔有12个 。爸爸看我算的既正确又快,便决定再给我出一道题 。
题目是:王丽有20张5元和2元的人民币,一共是82元 。问5元和2元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六年级下数学日记虽然我平时做题顶呱呱的快,但现在却被难住了,我费了半天的脑筋也没想出来,这5元和2元又不是鸡和兔子,又没腿又没什么的,怎么算啊?······哎?正想到这儿,我突然产生了灵感 。这5元多,不就相当于那“兔子的腿”吗?这2元少,不就相当于“鸡的腿”吗?这20张不就相当于那“总头数”,82元不就相当于那“脚的总只数”吗?于是,我就按照我的思路做了起来:先把这20张都看作5元,就是20×5=100(元) 。
再用100—82=18(元),这是看多了的,也就是“大差” 。再用5—2=3(元),这是它们的“小差” 。最后用“大差”除以“小差”,18÷3=6(张),因为之前设的是5元的,所以这个结果就是2元的 。
再用20张减去6张就是5元的张数了(14张) 。最后答:5元的人民币有14张,2元的人民币有6张 。通过对这两道题的检测,我学会了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并且掌握其中的技巧,遇题时要善于动脑,去理解它的意思,而不是胡乱盲目的做,这样才能做好题 。其实算数学题,只要把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找对了方法,这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了 。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处处都能发现数学,数学无处不在,只有你去发现、亲身实践,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它 。我们要学会感受数学的魅力与乐趣,走进数学,了解数学,在遇到难题时要及时的解答,这样我们才能学好数学!第二篇:六年级数学日记400字中午爸爸下班回来,哼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跨进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 。”我问道:“那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你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 。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 。
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 。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其它方法?”我惊奇地说 。我报着好奇的心情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 。
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 。列式为(2800-100)÷2+100=1450元 。
六年级数学日记

小学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日记

文章插图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 。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明白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
2.?我还明白: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 。经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