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 )


美国这个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仍然要以增强军事力量作为其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凭借其经济、政治、军事和科技优势,明显表现出竭力推行威慑战略加军事联盟的安全模式,企图建立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其谋求“绝对安全”和“全面安全”的全球战略明显表现出扩张性和进攻性 。美国的所作所为是当前军控与裁军进程的主要障碍 。美国以防止某些“无赖国家”导弹袭击为由,开始加紧研制并准备部署“国家导弹防御体系”和“战区导弹防御体系” 。1999年10月底,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同时通过决议,要求政府修改或废除《反弹道导弹条约》 。
这将打破国际战略平衡,挑起一场新的核军备竞赛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批约目前仍是军控领域的重点问题 。一些国家拒不签署,使条约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
一些主要大国不时重申加大对核武器的依赖,具有研制、开发核武器能力的国家的数目有所增加,世界面临着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危险 。阻止核裁军逆转、遏止外空军备竞赛、防止核不扩散机制走向崩溃,控制南亚的核竞赛、继续推进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批准、启动裁军谈判会议的谈判议程等都是新世纪军控与裁军面临的紧迫问题 。当前,力量对比失衡,冷战思维严重存在,各类矛盾复杂多变,使近期内军控和裁军难以取得重大进展 。
但是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潮流和主旋律,要和平,求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强烈呼声,军备竞赛失控的可能性较小 。西欧国家的一些官员和普通群众在接受本社采访人员采访时曾动情地说:两次世界大战使我们上千万人死亡,难道我们还要扩军备战和打仗吗?我们当然需要和平、缓和、合作 。当前,多极化、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加速发展,有利于制止战争和军备竞赛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是和平力量的主要支柱,随着其地位不断上升,将对军备竞赛起着越来越大的遏制作用 。
各国关系相互依赖加深,共同利益驱使各国寻求共同安全的合作关系 。大国关系不断调整及其逐步向机制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推动裁军和防止军备竞赛失控 。这些都将为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军控打开新的思路,注入新的活力 。
裁军之路曲折漫长,但是裁军的旗帜始终在世界人民的心中高扬 。展望21世纪,人类将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文明,理智终将占上风 。“铸剑为犁”,这一人类追求的崇高目标终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急`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铸剑为犁路漫漫——百年沧桑话裁军 漫长的人类历史充斥着血腥的战争,与此同时,爱好和平的人民又不断发出铸剑为犁的呼唤 。1960年,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里竖起了一尊名为“铸剑为犁”的青铜雕塑 。
1990年,大厦北侧庭院又竖起一尊名为“善必胜邪”的雕像:一位斗士身跨战马,手握长矛,刺死了一条用原苏联SS-20、美国潘兴II等两枚中程导弹作为躯体的恶龙 。
这两尊雕塑生动而形象地体现了人民期盼和平、力主裁军的强烈愿望 。然而,事隔数十年,世界裁军与军控进程荆棘丛生,徘徊不前 。1999年,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在今天的世界上,扩散在全球的轻型或小型武器多达5亿余件,具有巨大杀伤力的各类重武器和装备达数十万件,核弹头达1万多枚,犹如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何时能真正铸剑为犁,依然是人类追逐的梦想 。
世纪交替,岁序更新 。人们回眸本世纪的沧桑巨变,心中栖息着许多期盼和梦想,其中最宏伟壮丽、最朴实纯真的梦想之一莫过于人类不再被拖入战争的深渊,化干戈为玉帛,营造和维护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 。军控与裁军是国际安全领域内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
20世纪上半叶,西方列强虽然召开多次国际会议,进行裁军谈判,签订了若干限制军备的国际条约,但军备水平非但不降,反而频频上升,扩军备战愈演愈烈,终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惨绝人寰的劫难 。在二战后持续40多年的冷战对抗中,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军事对峙,美苏都竞相提高核军备的规模和实战能力,进行疯狂的军备竞赛,相互威慑 。虽然当时双边军控与裁军谈判也曾达成过一些军控协议,但都将军控与裁军作为限制对方、发展自己的手段,其“假裁军、真扩军”的意图十分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