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安良心油条哥经营的是自己的良心幸福的生活( 二 )


刘洪安说,2000年他毕业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没找到工作,心理落差非常大,“上了几年学,也没找到个稳定体面的工作,当时挺想不开的 。”后来他当过厨师,开过货车,在餐饮行业打拼的时间最长 。
直到三年前,刘洪安为了养家糊口多挣点钱,才辞去工作开了这个早点摊 。“虽然辛苦点,但一早晨卖1000多块钱,比我原来上班挣得多 。”
对于网上“大学生卖油条是浪费知识”的评论,刘洪安觉得不重要 。“我觉得这么说也对,我就是没有用到学的知识,但是上学对我理解东西是有帮助的,上学有用,起码教会我不做亏心事” 。
良心事不难,就看你做不做
近日,几家媒体对刘洪安卖“良心油条”进行了报道,不少保定市民甚至来保定出差的外地人闻讯后,也要专门绕道来尝尝“良心油条”什么味儿,看看刘洪安的“验油勺”怎么用 。
在小店的窗户上,刘洪安贴上了两张“告示”,非常醒目 。一张是大字号的“油条5元/斤”,一张是“郑重承诺” 。刘洪安向新老顾客承诺,“本店油条用油是一级大豆色拉油,是从植物油公司批量购买的”,而且保证“油条用油每天都是新油,不含一滴复炸油”,还请所有的顾客审查监督 。
刘洪安说,每天炸油条会用去30来斤油,每斤5.05元 。除了炸完油条的少许表层油用来炸花椒油、拌凉菜,底层油全部倒掉 。他说,表层油是新鲜的油,还可以用来吃 。
“今天大概得倒掉三斤油,三斤油15块钱,如果为了健康,不贵 。”刘洪安说,“良心油条”没有技术含量,谁都可以做,就看愿不愿意做 。说着,他一勺一勺将恒温锅里的表层油舀出,一边擎着腰抬起锅,将底层油倒在了一个混有煤灰渣的自备垃圾桶里 。这些废油,刘洪安会和在煤灰渣里,倒进垃圾桶 。
除此之外,小店蓝色的墙上,刘洪安还将肉眼鉴别地沟油、复炸油的方法打印出来,贴在窗户上,让每一个顾客看得到 。
很多人在凭良心做一件事的时候,总会被人问到“良心多少钱一斤?”刘洪安说,他的工作是卖油条,对他来说,可能每天倒掉的三斤油就是他保守良心的底线 。代价并不高,却很宝贵 。
对话“良心良心油条哥”
“良心油条哥”:良心不贵,就看有没有
在小店后边的院子中,“油条哥”摘下帽子,脸一下就被明晃晃的阳光照亮了,人也一下子精神了很多 。他说,在他的心底,奉行着和父亲同样简单朴素的价值观,做事凭良心,凡事靠努力 。他没想过能上报纸,上电视,他说自己可能是“有良心的人”中比较幸运的那一个 。
采访人员:你的油条5块钱一斤,比别处都贵,卖的怎么样 。当天用的油都倒掉,亏不亏钱啊,一天能卖多少斤?
刘洪安:不亏,卖的还挺不错,一天卖90斤,光油条赚200块钱吧,我们六个人忙活呢,除了油条还有馅饼、煎饼、粥什么的 。每天炸油条得用30来斤油,每斤5.05元 。早晨的油也不是全倒掉,因为当时油还热,我们用炸完油条的表层油炸花椒油、拌凉菜,底层油全倒掉 。
采访人员:你现在是“名人”了,上了报纸,上了电视,网上也有你的粉丝,生活上有什么变化吗?
刘洪安:说不上说不上,我也没干什么大事,就是老老实实炸油条 。生活上也没什么变化,我还是2点起床,6点出摊 。不过你们报道之后我的生意越来越好了,谢谢你们采访人员了 。实际上我是个内向人,原来一个采访人员也没接触过,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人来采访 。
采访人员:你怎么看大伙管你的油条叫“良心油条”?
刘洪安:呵呵,我觉得这么叫也对,反正我没昧着良心做事 。我每天得倒掉三斤油,三斤油15块钱,如果为了健康,我觉得不贵 。其实这也没有技术含量,谁都可以做,就看他愿不愿意做 。
采访人员:有些人经常把“良心多少钱一斤”挂在嘴边上,你觉得呢,良心有价格吗,怎么衡量?
刘洪安:别人我不知道,我的工作是炸油条,对我来说,可能每天倒掉的三斤油就是我保守良心的价格(代价),钱不多,但是我觉得有意义,自己家人吃着也痛快啊 。
采访人员:很多人都慕名远道而来吃你的“良心油条”,想没想过开几个连锁店,扩大点规模,有没有人找过你要给你投资?
刘洪安:没人找过我,但是规模上我想以后得扩大,人越来越多了 。怎么个扩法我还还没想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