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体有关的成语

1、白圭之玷:意思是白玉上有一处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
2、差强人意:意为能振奋人的意志,借以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
3、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
4、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从总体来看,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
5、美中不足:大体很好,但还有一些不足 。
与大体有关的成语白圭之玷
白玉圭上的一个斑点 。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
出处:《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
半斤八两
八两:即半斤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 。’”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元来是半斤 。”
彼此彼此
常用做客套话,表示大家一样 。亦指两者比较差不多 。
出处: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一二二回:“正说着话,济公进来 。周员外连忙举手抱拳说:‘圣僧久违 。’和尚说:‘彼此彼此 。’”
伯仲之间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 。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
出处:三国·魏·曹丕《曲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
不差上下
不分高下,差不多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 。”
不分伯仲
分不出第一第二 。
不分胜负
分不出谁胜谁负 。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 。半空中似雨点流星,不分胜负 。”
不分轩轾
不分高下、轻重 。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臣所耻也 。”
不识大体
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 。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
出处:《史记·平原虞卿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 。”晋·袁宏《后汉记》卷一○:“臣愚浅,不识大体 。”
称柴而爨
称了薪柴才去生火煮饭 。比喻斤斤于细节而不识大体 。同“称薪而爨” 。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积财聚谷,日不暇给 。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
大醇小疵
醇:纯正;疵:毛病 。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 。
出处:唐·韩愈《读〈荀子〉》:“荀与扬,大醇而小疵 。”
大同小异
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
出处:《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
儿女子语
女人和海子的话 。比喻不识大体的言论
出处:《宋史·宗泽传》:“汝为人将,不能以死敌我,乃欲以儿女子语诱我乎?”
妇人之仁
仕:仁慈 。妇女的软心肠 。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
鼓旗相当
两军对敌;对抗 。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同“旗鼓相当” 。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 。”
具体而微
具体:各部分已大体具备;微:微小 。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
美中不足
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 。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破镜重圆,离而复合,固是好事;但王夫人所遭不幸,失身为妾,又不曾根究奸人,报仇雪恨,尚为美中不足 。”
末节细行
指无关大体的细小行为 。
七七八八
①犹言差不多 。②犹言零零碎碎,各式各样 。
棋逢敌手
比喻彼此本领不相上下 。
出处:唐·尚颜《怀陆龟蒙处士》诗:“事免伤心否,棋逢敌手无 。”
棋逢对手
逢:相遇 。下棋遇到对手 。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 。”唐·杜荀鹤《观棋》诗:“有时逢敌手,对局到深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