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预防传染病( 二 )


专家:在流行季节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经常通风换气和湿式扫除是做好猩红热防控的关键 。家长要尽量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治疗,患儿所污染的器具应煮沸和洗烫消毒 。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学龄前儿童中广泛流行,成人也易感染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腮腺肿大,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 。
专家:为预防流腮,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流腮成分的疫苗,如麻腮或麻腮风疫苗 。平常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感染流腮后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认为应从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 。被患者污染的饮食用具应煮沸消毒 。
五、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也易感 。临床特征为发热,分批出现的皮肤黏膜的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可通过空气飞沫或解除水痘疱疹及其污染的用具传染 。在出疹前48小时至疱疹完全结痂前均有传染性 。
专家:因为水痘皮疹特点,可同时见多种皮疹形态出现,因此也称“四世同堂”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合理护理及对症处理预后一般良好,痂脱落后大多不留瘢痕 。重症或并发脑炎者,预后差,甚至可导致死亡 。水痘传染性很强,应严格呼吸道隔离,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疱疹继发感染,皮肤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擦 。普通人群应注意室内通风换气,避免与急性期患者接触,患者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日晒等方法消毒 。
六、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眼结膜炎、上呼吸道炎及口腔麻疹粘膜斑、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特征 。传染性极强 。患者是传染源,在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患者的鼻咽气管和眼结膜分泌物均带病毒 。密切接触者可通过手的污染而间接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未患麻疹,未接种疫苗者接触患者后90%以上可发病 。
专家:麻疹从发热到出疹一般为3-5天,发热时可伴干咳、喷嚏、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眼分泌物增多 。口腔双侧第一臼齿颊粘膜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小点 。出疹时首先见于耳后发际,逐渐到额头、颜面、颈部,再自上而下蔓延至胸、背、腹及四肢 。出疹时病情可加重,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消退,伴脱屑,一般不留疤痕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重症病死率较高 。流行期间,易感者应避免到公共场所或探亲访友 。婴幼儿应做好麻疹疫苗接种,且注意定时复种 。
专家提醒:夏季由于高温,食物易腐败变质、蚊蝇猖獗,若是进食不干净的食物或变质的食物极易罹患急性肠道传染病 。夏季特别要注意食品的卫生,食具要定时消毒 。另外,家庭的冰箱也是细菌繁殖的温床,应经常清理清洁 。家庭可备藿香正气水等中药预防性地服用 。夏季家庭要特别注意灭蚊和防蚊,消灭传染媒介 。首先要保持家庭的清洁、卫生其次要勤洗澡,勤更衣,蚊子最喜欢身上的汗味,所以保持孩子皮肤的清洁干燥很重要 。房间的纱门、纱窗注意关严 。此外,游泳池、游乐场等公共场所等常常是各种疾病重要的传染地,极易造成爆发流行 。因此,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夏季如突发高热,精神萎靡,或腹痛吐泻,应及时就医 。
夏季预防流行性传染病饮食原则
新鲜 。所有生鲜食品原料及调味料添加物要保持其鲜度 。
清洁 。食物应彻底清洗,调理及贮存场所、器具、容器均应保持清洁 。
迅速 。食物要尽快处理烹饪,做好的食物也应尽快食用 。
加热 。食物要煮熟再食用,一般超过70℃以上细菌易被杀灭 。
冷藏 。食物的调理及保存应特别注意温度控制在7℃以下 。
人员卫生 。调理食物前彻底洗净双手手部有伤口,应完全包扎好才可调理食物(伤口勿直接接触食品) 。
夏季肠道传染病高发,应该如何做好预防呢?夏季肠道传染病高发,应该如何做好预防呢?
1.意饮食卫生 。食物应分开烹调,以免交叉污染 。吃剩的食物要及时存放在冰箱里,存放时间不能过长 。再次食用前,需要加热至完全变热,因为冰箱内的低温只能延缓细菌的生长,而不能杀菌 。尽量少吃容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蜗牛、贝壳、螃蟹等水产品 。尤其不要吃路边摊的海鲜 。不要吃生的或吃了一半的产品 。各种酱制品或熟肉制品要重新加热后再食用 。在沙拉中加入醋和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