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开外企,来到民企的第278天(15)
在离开外企的日子里,胆儿大成了我最突出的优点。
有人说在外企是个自我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到了民企就都是消耗。我觉得不是。民企是一个让你探索的试验田。因为没有人知道正确答案,所以你总是可以“试试看”。
我想收获点什么呢?我要干点什么呢?这又是多么令人激动多么诱惑的问题啊。
比如刚来的时候,很多人告诉我,这里是不怎么做电商的,因为有庞大的线下加盟商,内部的组织架构也过于交错,电商一直不被讨论。甚至广告上都不能放天猫Logo。
想618做个代言人的天猫首发,竟然一片反对声。Excuse Me,难道不是全中国的品牌经理都在跪求天猫小二收下资源吗?
- 【津云微视·纪录】中秋 教孩子吟唱一首古诗吧
- 贷款公司以逃治逃 “老赖”讨债讨进监牢
- 新机场两万多村民迁新居
- 不会把孤独轻易呈现
- 乌苏里江上游发生超保洪水
- 守护江中那一抹“微笑”
- 打破“寒门难出才子”的窘境
- 滴滴司机出车前须先“考试”
- 披上“彩衣” 杨浦大桥昨晚调试灯光
- 唯一和近视风险强烈相关的因素 不是屏而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