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危机读后感精选( 九 )


真正的危机来自于粘菌素出现了抗药性 。这个从没在人类大范围使用过的抗生素 , 是人类最后的希望 , 但是现在它也在养殖业中发现了相应的抗药性病毒 。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再不受到重视 , 人类将没有有效的抗生素可用;假如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 人类的医学将被迫退回到没有抗生素的年代 , 那注定将成为最大的悲剧 。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个事实 , 假如不使用抗生素 , 养殖业真的会退回到规模化之前的时代吗?究竟地球需要养活的人口已经近90亿 , 食物必定是个大问题 。但事实证实并不是如此 , 珀杜农场和欧洲农场的经验告诉我们 , 不使用抗生素 , 养殖业还是可以规模化生产 。曾经抗生素使用 , 更多是来自于对抗饲养环境的恶劣 , 并不是真的有所谓的“生长促进因子”的作用 。而假如把肉鸡养殖在良好的环境中 , 良好的环境有助于他们完成于生俱来的使命 , 那就是吃饲料 , 长肉 , 然后变得健康有营养的鸡肉 。抗生素并不是必须使用的 。
而最有前途的是一种生态牧场 。作者在这本书的最后 , 给我们介绍了哈里斯的白橡牧场 。五种家畜和五种家禽共同饲养 , 哈里斯利用山羊来清理杂草过度生长的牧场和果园 , 然后引入肉猪 , 肉猪可以翻动板结的土壤 , 便于接下来种植多种牧草 , 而把鸡饲养在牧场中 , 肉鸡可以吃掉牧场中的植物种子和昆虫 , 也可以吃掉粪便里的蝇蛆 。生长更好的牧草有方便肉牛生长 。一切都那么仅仅有条 , 一切又都那么非常合理 , 饲料、兽药都不是必须使用的了 。社会总体的认知改变时间还很短 , 面临的道路还漫长而曲折 。但抗生素的耐药问题却是必须要直面的事实 , 食品问题也是必须得到解决 , 也必然可以解决 。因为有了社会的共同认知 , 解决只是时间问题 , 让《餐桌上的危机》不再成为危机是我们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
《餐桌上的危机》读后感(三):最严重和最紧急的全球危机
2016年的9月 , 在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大会上 , 各成员国就抗生素耐药性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应对策略展开讨论 。
这次会议的公告称 ,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是“最严重和最紧急的全球危机” 。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 在讲话中提到:“抗生素耐药性已经对人类的健康、食物的可持续生产和全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长期威胁 。这是一个近在眼前的事实 , 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 在城市还是 农村 , 在医院、农场还是居民社区皆如此 。而保护人类和动物免受致命感染的能力 , 正在离我们远去 。
绝大多数人都不了解耐药菌问题的普遍性和紧迫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Dr Margaret Chan)就细菌耐药性做了演讲 , 呼吁全球重视该问题。
而本书的作者 ,  专注于公共健康、全球食品安全和食品政策领域的调查采访人员 , 也早在联合国召开会议之前就开始关注耐药性这一问题 。
本书的故事由两条主线平行推进 , 一条主线是 , 人们如何开始在养殖业中使用常规剂量的抗生素 , 随后又开始质疑的;另一条主线是人们如何实现鸡肉工业化生产 , 随后进行反思的 。
作者回溯了禽类养殖业发展的历史 , 向我们展示了工业化养殖的过程是如何将家鸡从一种机警、活跃的家禽 , 变成了一种生长迅速、动作迟缓、驯服巡从的蛋白质肉块的 。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 , 抗生素在这一过程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
作者在本书中指出:抗生素之所以很难从现代肉类产业中被摒除 , 恰恰是因为抗生素一手缔造了这个产业 。
抗生素让养殖户可以在畜棚里圈养越来越多的禽畜 , 还可以保护禽畜免受拥挤的”蜗居“带来的后果 。结果 , 直线上升的肉类产量拉低了市场价格 , 让肉类成为廉价的商品 , 但同时降低了利润 , 打压了个体农户 , 而给了跨国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农用抗生素的使用历史始于抗生素带来的诸多优势 , 但随之而来的是许多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 。这在禽肉产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鸡率先接受了促生长剂的投喂 。也是科学家后来证实日常投喂抗生素能保护肉禽面授拥挤环境带来的疾病困扰的第一个实例 。“二战”后 , 全世界的共同任务 。就是不惜代价填饱民众的肚子 , 鸡成为被人类改造得最成功的的动物 。和七十年前相比 , 今天一直待屠宰肉鸡的重量已经翻倍 , 但所需的养殖时间只有原来的1/2 。